咨询热线:0755-22932766 实战型精益管理咨询专家,聚焦于企业的提质、增效、降本、创新,促进企业永续经营
精益生产咨询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七大核心要素的控制要点

来源:华昊企管   发布时间:2022-04-11

一、生产现场管理七大核心要素:6M1E

1.人员(Man)

2.机器(Machine)

3.材料(Material)

4.方法(Method)

5.检测(Measure)

6.变更(Modify)

7.环境(Environment)

二、生产现场管理七大核心要素控制要点:

第一:人员(Man)

◆数量:

防止出现人浮于事或不足的情况,会导致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下降。

◆定岗:

要根据每个人的技能、特长结合现场实际的情况,将人员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职责:

明确每个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每个人每一天都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的依据等。

◆技能:

根据工艺的复杂程度与操作质量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人员上岗技能资格。

◆培训:

定期对人员开展培训,提升人员的责任、质量、安全、团队、成本意识,提升人员的技能。

◆激励: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作业人员的干劲,提升团队的竞争力,肯定优秀,鞭策落后,提升生产绩效。

◆行为:

人的行为决定了产品质量、现场安全、工作纪律、设备运转等,所以务必要管好人的行为,防止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违背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从而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管好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实现安全管理六不伤害的目标。

◆思想: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所以要定期通过培训、会议、宣传、交流等各种不同的适宜的方式引导与扶正人的思想,扭转人员的思想认知。

◆晋升: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作为现场人员,同样需要根据其表现的成果,按照规定的晋升通道给予相应的提拔,鞭策督促其持续成长,增加人员的成就感与归属感,提高人员的竞争意识与拼搏意识。

第二、机器(Machine)

◆点检:

包括开机前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点检确认,确认点检的所有项目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运行,严禁设备带故障开机运行,填写《设备始业点检确认记录》,以备存查。

◆查看:

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些因素出现异常情况,所以作为操作人员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听、闻、摸、看等动作以确认设备的运行状态符合要求。

听:主要监听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声音是否存在异常。

闻:主要是通过嗅觉判断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味比如有无焦、糊等异味。

摸:在可行的情况下,通过触摸设备的外观温度的变化判断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比如温度。

看:主要是检查设备运行的管道、连接处、螺丝等部位是否存在跑、冒、滴、漏及异常松动现象。

◆调试:

按照工艺的要求在使用前调试机器设备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调试的时机包括开班时、饭后、停机后又开机。调试的依据—设备的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生产工艺的要求。

◆操作:

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或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规范操作机器设备包括开机顺序、操作步骤、关机顺序,严禁出现任何的违背操作规程要求的情况出现,以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安全事故、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等不期望的情况发生。

◆清洁:

作为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或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后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清洁,防止因异物、赃物、脏污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与效果。

◆标识

1、安全标识:

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警示标识是否存在脱落、模糊不清、损坏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反馈设备管理部门予以修复,以正确规范指导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杜绝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2、运行标识:

设备运行过程中,为了防止某些人员乱动、乱摸等情况,最好在显著部位挂放醒目标识“设备运行中,请勿触摸”起到提醒与禁止的作用,避免设备运行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

3、故障标识:

设备出现故障未修复前最好挂放“待修”标识,防止不知情的人员私自开机操作,一是引发设备事故,二是伤害维修人员的安全

4、停用标识:

对于暂时停用的设备,在做好相应防护的同时挂放“停用”标识。

5、操作标识: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或不具备操作能力的人员上机操作,最好在重点设备上加以铭牌标识,明确操作责任人和操作人的上岗技能条件,以杜绝不具备条件的人操作设备。

◆定位

设备安装都是根据现场规划布局安装定位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变更或移动设备的位置,以防止因私自变更或移动引起意想不到的故障或事故。

◆报修

设备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非专业人员最好不要乱动、乱拆,务必按照《设备管理规定》的要求填写“设备报修单”上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故障排查与修复。

第三、材料(Material)

3.1原辅材料

◆质量

使用前务必要检查确认材料的质量(包括外观的清洁卫生、尺寸规格、保质期、受潮结块、发霉变质、刮伤刮痕、虫害异物等)是否符合要求,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被投入使用。

◆用量

严格按照工艺的要求控制材料的用量,防止出现过量或缺量使用,导致浪费。

◆损耗

管控好现场材料的损耗,防止因错用、乱用、操作等原因导致材料损耗加大。

◆摆放

现场的各类材料要根据材料的特性、现场的空间在确保材料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六定原则”进行存放维护。

物料整顿的六定作战:

1、 定位(定出储存格位)

2、 定码(定出格位编码)

3、 定量 (定出储存数量)

4、 定色(定出格位颜色)

5、 定席(定出指定席位)

6、 定序(定出取物顺序)

◆防护

根据材料的特性(外包装上有防护要求)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标识

包括物料本身的标识和质量状态的标识,务必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醒目区分标识,防止混淆。

◆整理

及时清理出不用或不需要的物料,以给需要用的物料腾出有效的空间,避免因空间不足导致拥挤、杂乱、混乱、混放、混淆等不良现象。

◆整顿

留下来需要用的物料,按照前述的要求严格管理,实现六定管理目标。

◆清扫

留下来需要用的物料务必确保外观清洁干净,严禁出现异物、脏污、灰尘、虫害、油污等有碍物料管理形象与物料质量的情况。

3.2危险化学品

◆存放

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实现专柜上锁存放,专人保存管理,放在指定的合适的位置,严禁随意丢弃或存放,尤其是相互容易起反应的,必须严格隔离存放,以免引发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

◆标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做好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具体详见《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防护应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的要求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因防护不当引发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

◆应急

应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比如干布、沙子、回收装置等等

◆使用

应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的要求规范使用,防止因使用不当导致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

◆MSDS配备

必须在危险化学品存放的地方、使用处配备中文的MSDS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应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MSDS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备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具体详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四、方法(Method)

操作方法包括设备的操作规程、岗位作业基准书、工艺操作规程三大块。

◆设备操作规程

根据当天的生产计划确定需要开机的设备,并配备适宜版本的设备操作规程,必要时,对操作人员予以事前提醒或培训,以确保操作人员能正确规范操作设备,确保产品质量、设备运行、操作安全。

◆作业基准书

根据当天生产的品种,准备好适宜的有效的作业基准书,确保作业人员的操作依据正确。班前提醒或培训、班中适时监督指导,确保作业人员操作手法或顺序正确。

◆工艺操作规程

根据当天生产的品种,从技术部门领取适宜版本的工艺操作规程配发到相应的工序,以规范指导工序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包括开机前调试、开机后检查,确保机台的工艺参数符合作业基准书的要求

第五、检测(Measure)

◆首件确认按照工艺流程,做好相应生产工序的首件确认,首件质量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过程自检要求每道工序作业人员必须对自己作业的结果开展自查,防止不合格品流到下道工序,以实现不生产不合格品和不流出不合格品的质量管理目标。

◆过程互检要求每道工序对流转到本工序的半成品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反馈,以实现不使用不合格品。

◆过程巡检作为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不定时对各个工序进行巡查监督,以确保半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防止出现不合格的半成品与合格半成品发生混淆,有效降低质量事故的发生。

第六、变更(Modify)

ISO9001:2015 8.5.6更改控制

组织应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持续地符合要求。组织应保留成文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的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ISO14001:2015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对计划内的变更进行控制,并对非预期变更的后果予以评审,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降低任何不利影响。

ISO45001:2018 8.1.3变更管理

组织应建立过程,用于实施和控制所策划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临时性和永久性变更,这些变更包括:

a. 新的产品、服务和过程,或对现有产品、服务和过程的变更,包括—工作场所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工作组织—工作条件—设备—劳动力

b.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变更

c.有关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知识或信息的变更

d.知识和技术的发展

组织应评审非预期性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以减轻任何不利影响所以,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因素的变更:

◆人员变更◆计划变更◆物料变更◆工艺变更◆产品变更◆设备变更◆场地变更

第七、环境(Environment)

◆照明

定期检查作业场所的照明设施,确保现场的照明度,防止因照明度不满足导致作业人员疲劳或其他不期望的情况发生。

◆标识

区域标识、通道标识、工序标识、警示标识等要定期检查,防止因标识不到位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卫生

定期对现场的环境开展清扫,确保现场的环境卫生符合要求。

◆通风

定期检查现场的通风情况,包括通风设施的运行情况,防止因通风问题导致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超标或现场的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影响产品质量、人员的健康等。

◆温度

定期检查现场的温度,一是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二是确保作业人员的舒适度,三是确保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要求。

◆湿度

定期检查现场的湿度,一是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二是确保作业人员的舒适度,三是确保设备的运行环境湿度要求。

◆安全

定期排查现场的安全隐患,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