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益生产中经常提到的“八大浪费”-等待浪费、搬运浪费、过早过量生产浪费、库存浪费、动作浪费、加工过程浪费、不良品浪费和智力浪费,那么如何在生产现场去识别浪费呢?具体如下:
一、“人”—人员工作状态
1.瞬时生产效率:生产是否以一定的节拍,持续进行;有哪些是瓶颈工序?
2.有否停工待料:人员或工序存在等待物料的情况;
3.有效加工作业:直接创造价值的作业占比;
4.动作观察:作业动作左右手配合情况,动作是否容易造成疲劳;
5.人员移动:有多少员工在移动状态上,都在做啥?
6.是否在岗:不在岗的人员有几个?
7.精神面貌、劳保穿戴:劳保按规定穿戴,精神面貌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
二、“机”—设备运行情况
1.设备有几台停滞,都是什么原因?
2.有正在维修的设备吗?为什么维修?换件保养还是突发故障?
3.观察单台设备有效加工时间占比?装夹卸料等不增值的加工时间有压缩空间吗?
4.设备状态标识、设备点检润滑规范、点检表、设备责任卡、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等是否齐全?
5.特种作业是否持证,或者有内部资格认定机制?
6.设备布局合理吗?有多少设备是按功能布局?
三、“料”— 物料使用情况
1.现场物料是当日订单物料?还是有因异常而停滞或待料的早期订单?
2.物料摆放、标识是否符合现场管理的要求?有否安全隐患 ?
3.物料摆放是否满足搬运距离最短?拿取方便;
4.当日所用工具、刀具是否准备好?
5.车间员工领料还是配送?或者仓库提前一天配好料,由车间统一领取?
6.工装夹具、模具更换时,有没有操作指导,有没有持续缩减换型时间的管理要求?
四、“法”—标准化作业情况
1.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是否以图文的方式悬挂在操作人员最方便看到的地方?
2.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清晰标示出工序节拍、操作步骤、所用工具规格、注意事项等;
3.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更新频次?因员工的熟练程度、工艺改进、设备改造等变化时更新,还是一直不更新?
4.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的执行监督?谁来检查?
5.机加行业工艺文件是否有清晰的加工路线和分步工时?用何刀具、吃刀量多少、转速多少等?
6. 未实施ERP生产计划模块的企业,是否有生产随工单,记录每个工序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7.现场能否看到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排程的精细程度?计划达成率如何?
五、“环”—现场、目视化管理
1.有否现场5S的管理痕迹?5S管理评价:差 一般 良好 优秀?
2.物流通道是否有规划?规划的合理性,是否存在交叉与搬运情况?
3.现场看板、文件能否体现信息流畅通?
4.区域标识、看板、通道、安全标识、物料标识等目视化管理要素齐全程度?
5.异常情况或问题出现时,通知渠道及信息反馈如何实现?
六、“测”—质量控制运行情况
1.检验记录是否清晰、准确、及时?合格率、废品率、质量损失等;
2.不合格品是否标识、隔离?有否划分不合格品存放区?
3.现场了解不合格谁来处理?一般多长时间处理?该不合格是否经常发生?
4.质检人员检验依据是依照图纸还是作业指导书?依照图纸的话有否关键尺寸标注?
5.现场不合格或异常问题有否纠正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6.有没有技术人员/工艺人员现场指导或监督检查?
7.首件检验和互检是否有效执行?相关记录是否齐全?
通过对“人-机-料-法-环-测”的现场观察,你就能识别非常多的浪费,从而为企业下一步的改善提供具体的方向和更多有针对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