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22932766 实战型精益管理咨询专家,聚焦于企业的提质、增效、降本、创新,促进企业永续经营
精益生产咨询

员工质量意识问题,是一切质量问题的根本,也是质量提高的瓶颈。

来源:华昊企管   发布时间:2023-11-18

前言

大家都清楚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员工质量意识问题,是一切质量问题的根本,也是质量提高的瓶颈。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任重而道远!

所谓质量意识,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位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它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质量的意志力。

我们在日常的质量管理中,经常会以“员工质量意识不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差”等理由来解释所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似乎成了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借口。

如果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态度发生偏差,则质量管理体系再完善,质量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果没有正确的质量意识,员工就会对质量管理产生反感,在工作中也就不会把质量放在首位,做得差不多就行了,许许多多的“差不多”就变成了差很多。

企业经营的根本是做彻底的产品主义者,靠产品和服务取得利润,使得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显而易见,产品质量是企业经营的压舱石。所以,成功的企业普遍对质量更加关注,降低质量成本(减少PONC值),提升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也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点。 

然而,质量管理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增值的活动,就是监督,给干活的人挑刺。这种观念是一种偏见,也是不懂得“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精髓,这种人的质量意识淡漠,对企业产品实现过程是极其危险的。 

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质量与技术、生产、营销人员的争执,如果质量意识淡漠的话,对不符合制度规定、不符合作业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行为就很难坚持原则,常常会以不影响产品质量、仅是一点小问题而正常流转直到顾客手中。

慢慢地,质量管理就会变成装点门面,质量管理体系就会成为一种摆设,产品实现的过程没有质量保证,风险随之产生。 

对于质量管理的理解,大多数企业并不是将质量当成一种竞争手段,而是当作一种必须应付的差事,有了这种质量意识,对质量检查、审核、整改就是一种应付的心态,自然而然就是查出的问题改一下,其他该是啥样还啥样,不可能从系统化的角度来举一反三持续改进提高。

产品质量的提升,靠的是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质量的汇集。干好本职工作,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来完成每一道工序,把好每一个产品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产品质量就会水到渠成得以保证。

许多管理者认为,质量问题是质量人员或生产人员的责任,故而当质量与效率、周期、成本等问题不可兼容时,率先提出质量让步计划,这种质量意识会导致下属对质量也是得过且过,出现质量问题就是家常便饭,产品质量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从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产品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质量意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有了质量意识,在工作中就会考虑工作品质、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就会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自然而然会在市场上响当当。根据我从事质量管理的实践总结,提出以下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的建议。

◆ ◆ ◆ 

01 . 

质量意识教育常抓不懈  

一个公司,只有当领导层开始重视质量时,员工才有可能重视质量。质量工作的基础是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靠的是质量意识。领导层要策划和参与员工质量意识教育,向员工表达质量的重要性,当员工认为质量很重要的时候,他一定会全心全力来保证质量。

可以通过质量案例,例如海尔砸冰箱事件、丰田精益制造等,并联系质量管理文件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执行,让员工明白怎么做才能符合客户的要求(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第一”意识。

◆ ◆ ◆ 

02 . 

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长期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和有效管理方法的提炼与升华。要有章可循,坚持原则,履行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要通过充分的授权来保证。

但对于新问题、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程序文件指导,这时就需要质量意识来指导。

例如:购入不好的材料,就难有好的成品;不依照标准的作业方法操作,不良率会增高;不良品多,效率就低,要经常返工;机器、工具、模具平时不保养,带病工作生产不出好产品。

◆ ◆ ◆ 

03 . 

坚持原则的监督和考核

对质量的测量不仅能为员工完成他们的工作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还能让员工始终保持敏锐的质量意识。例如在PCB代工制造过程中,通过统计贴装工段、插装工段的生产过程不良率数据,发现异常立即反馈给当事员工,并且把实际的不良品拿给他看,如果条件允许,甚至会让他自己动手修理。

通过此种方式,使得员工能够随时知道他们工作失误的情况,并立即纠正,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还可以延伸到各种质量管理数据趋势图,来控制不同时段的质量水平,使其处于合理区间,并不断向好。

戴明指出,定额把焦点放在数量上,而非质量上,计件工作制是在鼓励制造次品。必须慎重选择监督和考核的标准,不能只看产量,而忽视了质量标准。

◆ ◆ ◆ 

04 . 

正向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表彰与奖励是对员工出色的工作表现的认可,通过这样的正向激励机制会极大的提高员工对质量工作的热情,提升质量意识。

德鲁克说过一句话:员工会根据激励的投向决定他们的行为。当我们开始激励在质量方面表现优异的员工时,无疑会对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带来很好的效果。

通过建立质量奖励基金池,对员工的工作质量,可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评比,对质量意识表现佳的员工给予奖励或旅游;对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表现突出的员工,可以给予晋升或奖励;

对于质量责任考核的扣罚,进入质量奖励基金,使得为质量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奖励的力度加大,“一加一减”会使员工形成正确的质量意识价值观。

质量意识的提升是一个源于教育、终于教育的不断反复过程,其目的是要拚弃常见的三种不良思想观念,即“差不多”会让你与成功失之交臂、“错误不可避免”会让“零缺陷”成为泡影、“这不关我的事!”会使全面质量管理成为一种口号。

因为一旦有这种思想观念的苗头,谈质量意识就成为一句空话,已建立起来的质量意识也会骤然失效,产品质量下降将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之路,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竭力创建;需要企业不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要坚持PDCA循环的螺旋上升模式;需要做管理创新,要在不变中求变,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的灵魂。

员工质量意识提升,就可以使质量问题的发生率降低很多,产品质量就有了保证的根本。相信我们经过努力,一定会使企业在市场上站住脚,求得生存、发展、壮大。企业发展,员工得到回报,形成良性互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