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件管理的重要性
1、备件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信息不完善,备件信息可视性差。难以在某种设备备件已经缺货或达到临界值的时候及时知道并及时补货,常使得维修作业前要临时采购、调配。备件选择经验化。
2、备件的分类
按备件来源分类:将备件划分为国内采购备件、进口备件、企业自制备件。
按备件使用特点分类:将备件划分常耗备件和事故备件。
常耗备件:指经常使用的、需经常保持一定储备量的备件,如易损件、消耗件等。
事故备件:使用频率低、制作周期长、备件价值高、停工损失大的备件。
按备件费用渠道分类:将备件分为维修备件、工程备件、生产备件。
按备件专业分:将备件分为通用机械、通用电气、非标机械、冶金工具等。
3、备件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1)备件管理的目标:
在保证提供设备维修需要的备件,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备件资金,要求做到以下四点:
1)把设备计划修理的停歇时间和修理费用减少到最低程度;
2)把设备突发故障所造成的生产停工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把备件储备压缩到合理供应的最低水平;
4)把备件的采购、制造和保管费用压缩到最低水平。
(2)备件管理的任务:
1)科学合理地确定备件的储备品种、储备形式和储备定额,做好备件的保管供应工作。
2)及时有效地向维修人员提供合格的备件,确保设备维修对备件的需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尽量减少停机损失。
3)做好备件使用情况和市场信息收集工作,不断收集备件使用质量、性能等现场信息,随时了解备件市场货源供应情况、市场价格情况,保证采购的备件性能优越、质量可靠、价格合理。
4)在保证备件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备件的资金占用量,提高备件资金的周转率。
4、备件管理的重要性
备件管理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合理的备件储备是设备运行和检修工作的基本保障。
设备运行故障的及时处理需要备件作支撑;
现场事故的抢修需要备件作保障;
设备检修首先要落实备件,这是检修工作得以紧张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
(2)备件消耗在设备维修费用中占有很大比例。
设备维修费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这部分成本大约占设备维修成本的35%。另一部分则是对磨损的设备零部件需要进行整体和局部更换与修复形成的成本,这部分成本称为备件成本,占设备维修成本的50%到65%之间。
(3)备件流动资金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动资金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备件流动资金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库存管理,降低备件资金占用,对企业资金运作有着重要影响。
2备件管理的模式
对于不同的设备维修制度,其备件管理模式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无论采用何种维修制度和备件管理模式,核心思想就是使企业的综合成本最优化。
1、事后维修模式的备件管理模式
(1)被动的维修方式
(2)一定量的备件储备:备件储备周期过长;备件占用资金过多;备件使用寿命得到充分发挥。
(3)无法做到“零库存”Ø传统的备件管理模式是使用企业与供应企业各自拥有备件库存,供应时由供应企业运输备件到使用企业。这种模式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的库存控制,企业为了防止影响生产,备件库存较多,相应的库存管理费用和流动资金占用较多。
2、预防维修模式的备件管理模式
(1)定期的拆机检查和零部件更换
(2)由于设备维修的时间可以预定,备件的订购及储备周期也已经确定
(3)备件管理的重点是严格按照设备维修内容,制订备件采购计划。在预留适当的提前天数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要求供应商在制定的日期到货,减少备件资金占用时间;避免因备件长期储备而造成的浪费。
3、预知(状态)维修模式的备件管理模式
(1)预知维修,借助于油液分析、振动检测、运行检测、测试技术、信号处理等先进手段对设备进行监测,诊断设备的异常部位和劣化程度,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维修计划或更换备件。
(2)设备不停机,充分利用备件的使用寿命、避免过度维护。
(3)备件管理可采取“准时生产供应”模式和“零库存管理”模式。
(4)预知维修的技术含量高,投入成本高,强调设备管理的综合效益。
4、生产维修模式的备件管理
(1)生产维修的主要形式是在设备预防维修制度的基础上将预防维修和状态维修相结合,即对关键的、主流程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对非关键、不易损坏又无法周期更换备件的设备实施预防维修。
(2)管理采用“ABC”管理模式:根据备件品种多、占用资金多和种类备件库存时间、价格差异大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库存量控制。这些分类的另一种根据来源于设备实际维修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的实际利用率情况。
3备件管理的计划管理、消耗定额、成本控制
1、备件的计划管理
完整准确的备件计划,不仅是企业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设备检修、维护乃至企业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1)备件计划的审核与编制
备件计划编制包括备件需求计划编制申报和备件采购计划审核编制。
备件需求计划是最基本的计划,反映着二级单位各种设备维护、检修需用的全部备件,是
编制备件采购计划的依据。主要内容有:
生产在用设备维修、预修需用的备件;
技措、安措、环保等措施项目需用的备件;
设备改造需用的备件;
自制更新设备需用的备件。
备件采购计划是在备件需求计划基础上,结合备件库存数量、生产消耗、采购资金以及检修项目计划情况,编制产生的。
(2)备件的统计与分析
备件的统计是备件计划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统计数字的积累与综合分析,对于修订储备与消耗定额,改进备件的计划管理都能起指导作用。
备件统计资料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备件收入、发出情况的分析比较,排除非正常性消耗,看储备与消耗定额是否真实;
通过对库存资金的分析,查找上升和下降的原因,分析比较,看资金使用是否合理;
利用历年消耗量、储备量和占用资金的数字分析比较,找出计划管理的客观规律;
对备件各个时期到货情况的分析,看备件工作对设备检修的配合,以协调两者的关系;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改进备件管理工作。
2、备件的消耗定额
备件消耗定额是编制备件储备定额的依据。备件消耗定额是否先进,反映了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要发挥消耗定额的积极作用,定额水平必须先进合理。既要满足设备实际维修的需要,又要达到企业的指标。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备件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消耗定额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所以每隔几年需修改一次,以保持它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1)备件储备定额的制定
经常储备那种备件取决于备件的使用寿命,储备数量则取决于备件的消耗量,本企业的维修能力及备件的供应周期。一般可采用存储理论求得备件的经济订货批量。
所谓存储理论就是在备件资料(如月平均消耗量、订货周期、费用、备件保管条件等)的统计基础上,建立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与公式,据此以系统费用(由备件建立费,存储费,备件短缺损失费组成)最低的原则求得经济订货批量。
(2)确定性存储问题
前提:年需求量为确定的常数,月消耗量也较为均匀。
1)备件货源充足且不允许缺货,库存用完后将立即获得补充。库存模型如图示。
2)备件货源紧张而不允许缺货,必须建立安全储存量。库存模型如图示。
3)备件货源紧张但允许缺货,无需建立安全储存量。库存模型如图示。
3、备件的成本控制
备件的购置成本、机会成本和维修成本这三个方面,是构成备件成本的三个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好解决好这三个因素,备件费用就会大大降低。
(1)控制好购置成本,实施“双赢”战略
(2)加强计划管理,降低机会成本
(3)加大备件修复力度,降低维修费用